本帖最后由 大道無爲 于 2025-1-18 22:25 编辑
第四章 任督二脉与十二经络 01诸阴之海 任脉篇, E+ a, X( f9 I; y - V9 K* a& X) B3 Y我们开始介绍任脉。任,女子妊也,女人会怀孕是靠任脉。 十二经络开始介绍之前,要从任脉开始介绍。找穴道要从任、督二脉为基准,找到标 准,就可以很快速的找到穴道。我最怕就是鸡同鸭讲,心里知道答案,结果穴道找错了。 所以我非把你的穴道找正确才放你走哈。 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而督脉是诸阳之会,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上面。 我最常跟病人讲一句话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让别人碰脊椎骨!督脉不能碰!脊椎骨像龙骨 一样,有人椎间盘凸出,有人去开刀,开完反而更坏。MAS 根本就是疫苗引起的,造成一 开始脊椎就弯的,你想想,疫苗可以把所有阳气所在的督脉都打烂,这种人就不长寿。比 如天柱倾,脖子都歪过去,这样的人命在旦夕,一两天就走了。 女人怀孕全靠任脉。督脉走在后面,诸阳之会,脊椎骨上面,任督二脉交会在鼻子人 中这边。刚好嘴巴讲话,讲话时任督二脉是开的。你在听课的时候,舌头是顶着上颚。这 是你的牙龈,这牙齿,侧面看,然后这是下牙,这是嘴唇。简单的概念,舌头顶到上颚的 时候,任督二脉是通的。注意看乌龟,乌龟就是这样。所以,乌龟很长寿。我在讲课的时 候,嘴巴会动。而你们在听课时,是把舌头顶上去的,脑筋会很清醒,阴电阳电相通。 一、任脉 任脉有三八 24 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 & o, R7 @* }3 R% m8 n1.会阴穴 会阴穴在哪?把腿张开,男人睾丸翻起来,在肛门和睾丸下方的中间, 女人在阴道和肛门的中间,是会阴穴。道家练打坐时,把会阴往上提。急救的时候也用会阴,怎么用呢?在溺水时,病人胸腔里面,肺里面全是水,呼吸都停掉了,气脉都没了, 用口对口呼吸也救不回来时,那怎么办呢?下针!下针的时候,让病人采用趴着的姿式, 小腿跪着。肚子在这边,腿在这边,小腿,针下会阴的时候,用三寸长针。针进入会阴时 要对着心脏的方向下针。采这个姿式,一下针病人水会喷出去。在急救的时候用。平常没有人会去灸会阴,谁会去灸会阴?!下针也很少下,这是第一个穴道。 过去有一个案例,有个病人会阴痛,痛得很厉害,痛得人都瘦了。结果找西医看,什 么病都没有,检查没有病。但又剧痛,找中医看也治不好。那时我在学针灸,针下去(列 缺),列缺主任脉,就止住了。但拿起针来,痛马上回来了。请教我的老师怎么回事?遇 到鬼啦!问病人什么时候开始痛的?他说:“一天晚上在河边捉虾子,好像感觉有人在推我 摔倒,他们说是我不小心坐到水里面。虽然这水很浅,但起来后会阴就痛了。 有十三鬼针及回阳九针。那就扎鬼针:人中、少商、隐白、下到第七个鬼针,有个声 音在我旁边讲话∶“这不干你的事,你不要管!”听到这个,而且是个女的讲,我就赶快 把针拿起来。问他有没有感情上的问题?他说:“我回去看看她”。两个礼拜以后回来,告 诉我说,在他考大学前,有一个很要好的女朋友,跟他曾发生过关系。但他考取大学就到 台北。女孩子想不开,就投河自尽。他回家时,刚好她头七。在灵前他求很久,很自责。 晚上他做了个梦,梦到会阴喷出黑血跟树叶,第二天起来就好了。这是真人真事。 会阴很少会痛,遇到怎么处理,如果不是鬼附身,我会教你们十三鬼针,我会教,但 我不扎,有过一次经验够。一般是对侧治疗,也可以称为对称治疗。百会跟会阴正好是相 通的,会阴痛时下百会治疗。男人摄护腺(即前列腺)肥大、摄护腺癌,还有人受伤,有 一个人是高处掉下来,刚好在两个房子中间的篱笆上,还真准。急诊,照 X 光,也没有事, 就是那里痛,就下百会。这是对称取穴的方法。所以,你们学到了原则,将来一定会有一 个没有碰过的情形。记得对侧,记住法则很重要,法则记得的话,临床上会非常的灵活。 学了一辈子,只用一次,也够了! 昨天上课是个前言,我讲过,我会把你们当成一张白纸来教。接下来要提醒你们,我 开始讲针灸后,你们要有一个观念,观念就是这样(示范发光球)。中间那个发光的地方 就是病原的所在,下针时,针要从这到那个角度进去,针从这边进去可以到中心,进入那 边以后也会碰到中心。假如要下针在手上的少商、鱼际,病人偏偏手指断了没有少商穴, 就从别的角度进去。不能说这个人没有这穴道,我不能治。我们要从很多角度进去,经方 为何叫经方?处方要治那个地方就会到那个地方,百发百中。所以切入的角度很多,要因 时因地因人而制宜。诸位从头到尾要有这个观念。我常常讲这个穴道可治这个病,其它穴 道也一样可以治这个病,为什么?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今天开始正式进入任脉。任,妊也。 中医有所谓八纲观念,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我们用这八纲,除了可帮我们了 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也可以治疗,也可看日后病人好了没,也可看病情是转好 转坏,以及预测这个病现在不治,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这些都可以用八纲来做。中医希望 把事情简化,简化后有个好处。虽然变动很多,但原则很简单。因为原则是不变的,所有 未知的可能,或想都想不到有这个病,都可以依原则来治,都可以治好。 任脉是讲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 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总有一天会流入大海,阴经总有一天会回到任脉。任脉本身没有井、 荥、俞、经、合的穴性。 任脉一定要会,我们用的非常多。我们先把任、督二脉讲完。以任督为标杆,这样选 穴会非常准。如果我们按照“同身寸”来找任脉的穴道就会错掉,因为它有个独立的寸法。 ) G% t+ D7 i/ M5 p* H2.曲骨穴 正面的穴道,肚脐叫神阙,那下面耻骨的上方,第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穴,要 先找到这两个穴位。神阙和曲骨画一条线,各位可以看腹部有条隐隐约约的黑线,这条线 就是任脉,以这两个点,从神阙到曲骨丈量。书上写曲骨上一寸,不能用同身寸量,因为 有人少腹比较长,上身短下身长;有人少腹比较短,上身长下身短。每个人的相不一样。 我们把神阙和曲骨分成四段,要用观想的。先把他分成四个点后,这空间是五段,四个点 切入,当然有五段,实际上有四点。往上第一段,就叫曲骨上一寸,就是中极穴。中极再 脐下一寸半的地方,叫气海。这是找穴道最标准的一个方式。 扎腹部针的时候,要病人平躺,一个手找肚脐,一个手找曲骨,用观想的按照比例来 找穴道。这是腹部的寸,这些穴道要找得很正确。因为将来介绍其它穴道会用旁开几寸来 找穴,包括肾经、胃经,所以穴道一定要找得正确,不然就会心到手却没有到。 《针灸大成》作者杨继洲有个很特殊的本领,把各派名家的专论合成一本书。每家有 每家的好处将之合起来。我们以正经十二经为主,其它的是锦上添花。 各位看到七十二页,这里面说的很多,其实重点在气血流注。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 什么叫后升呢?背后是督脉,前降,前降的是任脉。如果侧面来看,这是一个人的侧面, 这是脑袋,这是肚脐,这是会阴。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出来,所以叫后升前降。 道家在练气的时候,有人说练气要在关元。也有人说练气要在气海。内视的时候要把四个 东西闭起来。耳朵闭起来、眼睛闭起来、嘴巴闭起来,最后到鼻子闭起来,这样心很定的时候,产生的津液,是最好的津液,慢慢吞下去。大致的观念是这样。以中医的理论来说, 应该是练关元。 人有脖子,一般法说可以看左看右,开车的时候可以转头看后。中医的讲法,脖子可 以冷却热气。这是小肠,小肠是相火,肾在小肠的后方;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个水火同 源的地方。小肠的火,源头是来自心脏。这个地方是肺,那心脏不断的动,产生的热,用 金来控制它,肺主肃降,把心脏的热气导入小肠。心脏和小肠中间,有个大动脉,西医称 主动脉、副主动脉。西方医学的观念很简单,这个血往下走,到小肠,到四肢末梢去。中 医说还没有讲完,光是血流不够,因为热也跟着下去。 西医没有寒热的观念。所谓正常人一定有温度,心脏产生大量的热,因为肺的导引, 把这个热像光束一样集中在中间,再传到小肠。所以正常人身体中心是最热的地方,所以, 这个热一到小肠,会产生一样的速度、温度。在这个条件之下时,人是正常的。当小肠很 热,而肾脏在后面的时候,小肠会把肾脏里面的水气化。津液从肺里面进入肾脏以后,是 冷水,这个水是凉的。那小肠的火在下面烧这个水,这个水和营养液会进入督脉,直接进 入脑部滋养。可是这个水气很热,水蒸气会把脑烧坏掉。所以人身上有个脖子,这个脖子 在热气进入到脑之前,就先把热气冷却了。所以冬天脖子一缩,就比较热一点。因为把冷 却系统关掉了。就是因为脖子在这,所以不会把脑部烧坏。当然这个冷却系统有问题时, 人就发烧啦。那这个水就好像我们的气,最后再从前面回到小肠,回到关元,所以是后升 前降,诸位有这个观念就好。 曲骨穴这边体毛很多,一般不灸,可以在这下针,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 尿道发炎。以前是针灸都不可以,因为这里血管很多,而且以前九针多粗,因为古人没有 不锈钢,只有金跟银,所以做的针比较粗,针太粗很容易出血,瘀血会闷在里面。现在针 很细,所以可以下针。这是所谓的近取穴。何谓近取穴?读中医的书要有点常识,白带等 妇科的问题,在下针时不管它虚实寒热,都可以治。在这上面做,叫平补平泻。慢慢开始 说手法了。平补平泻,针扎到身体里后,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就可以了。如果是帮你的情敌 扎针,就一直往同一个方向转,一拔出来,连肌肉都缠在上面。这是不可以的!转多少就 要回来多少。 病人说:“好酸、好胀、好麻”,所以“酸、麻、胀”,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针下去 了以后,气会到,气到以后,病人会产生酸麻胀的感觉。可以在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 红色,这个粉红色就是气。扎到瘀血是青黑色而不是粉红色。那红的大小看病人的部位跟 身体状况。有人扎下去没有红色,因为气很虚。扎下去红圈一大圈,这身体很好。 1 L% p' W9 _ B3.中极穴(膀胱之募穴) 第二个穴道是中极,中极穴又是膀胱的募穴。膀胱募,正在膀胱的上方,募就是开口 的地方。以后有治疗法则,其中有一个法则叫俞募治疗法。我们比较喜欢念“俞”,不爱 念“输”。因为输输把钱都输掉了。哈!我们有会郄、原络等治疗法,以后都会慢慢学到。 为什么要学募穴,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我们会选它的俞穴及募穴去治 疗它。中极穴上就可以灸了,针灸都可以用,下针不要太深。肚子很大的,当然可以深一 点;肚子比较平的,针就比较浅。你要按照他的体格,不是死板板按书上针下几分留几呼。 针下去的时候,不是说要下的很深,差不多一寸的地方,不要太深。肚子比较大深一点没关系。一捻针病人就感觉得到,气到了的时候,病人会有酸麻胀的感觉。平常我们留针会 留二十分钟,小孩不留针。 中医是一个平衡的观念,小便小不出来用这个穴道,小便太多也是用这个穴道。都可 以用膀胱的募穴中极穴,针和灸都可以用。一般会选到灸,除了昨天介绍被虫蛇咬伤外, 灸的目的多半是寒症。灸多半用在寒症。 简单分一下寒热,寒热用问的也可以知道。病人说小便不是很好,没关系,问病人: “小便什么颜色?”白色就是寒。寒就是比较清淡,苍白,都是寒。燥热、鲜红的是热。 还有,比较痛的,大部分是热证。隐隐作痛,按到了比较舒服的是寒。那切脉时,寒的脉 比较沉。热的脉比较洪大比较速。像过动儿都是热症,过静儿都是寒症。寒症就用灸。热 症时,小便很痛、膀胱很痛。7 H" N# B, v' s6 L0 P2 Z+ d 我们辨证论治,不一定要了解他的病名,可能是尿道发炎,也可能是性病感染,这些 都不要管,我们要的是辨证,按症状开处方下穴道,不要被病吓到了。 4.关元穴(小肠之募穴) 中极再往上一寸,在书上可以看到肚脐下三寸,曲骨上二寸,这是关元穴。关元穴是 小肠的募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因为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小肠是由关元穴来管。关元穴 在临床上面,由于是近取穴,所有腹部的病,像小便不好、妇人妊娠时不下。一般妇人怀 孕时不针下腹部,因为怕伤到胎儿。男人针灸都可以。 过去古代有一个将军,他活到九十岁。他死的时候是被对手杀死的,他这个人精力旺 盛。医书上写日御十女。就是说他一天可以跟十个女孩做爱,怎么会那么强,又带兵打战, 又大口酒、大口肉的。有一天他终于被敌人杀了,医生就研究他身体,发现他的关元穴是 黑黑的一块。原来那个将军每天灸关元。因为关元是练气的所在,气降下去累积的地方, 生精的所在。是小肠的募穴,关元这个穴道非常重要。那个将军是关元每天灸,起水泡, 刺破再灸,可以灸到黑黑的一块。现在讲针灸,不要讲处方,把药方忘掉,这样才能学得 最好,针灸一定要强。 所以平常保养身体男女都可以灸关元。女人如果月经痛,灸关元、中极,当场热气一 进去就不痛了。因为痛是有寒。所以中医的观念很好玩,有热痛和寒痛,但痛经都是因为 寒。那寒的话,久火最好,慢慢灸。这样整个硬块就去掉了。灸了几次,双脚一热,血块 就去掉了。为什么双脚一热,病就去掉了?当这个热,因为受到肺的影响,热力往下走, 余热才往手掌走。小肠的热往脚上面,所以热气是往下,所以气要往下沉到脚。所以心脏 按照简单讲,心脏就是管动脉。小肠管静脉。西医是说心脏管全身的血液循环。中医说, 等一下!心脏其实只管一半。全身的动静脉一样长,全身的大小血管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一 圈半,那么大的系统,动脉静脉一样长,基本常识,不需要去证明,有动脉就有静脉,讲 完了。这个血液回流到心脏,就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没有小肠的火,没有办法下达 到脚。所以血液系统分成两个,一个上面心脏在管,而从四肢流回来的是小肠在管。所以 我们经常做腹式呼吸,会让小肠的热不断在增加,这是常识观念。我们到大陆北方,这个 东北的地方,冬天没有水只有冰,冰怎么来的,冷来的。像河里的水,冬天会结冰,你的 脚是冰的,表示脚的血管像在冬天的河流一样结冰。所以脚是冰的,表示一天 24 小时不 断在制造血块。 西医没有寒热的观念,吃西药会不断的产生血块,就给你吃古靡登,这是厂牌的名字, 化学成分就是老鼠药,杀老鼠的。比较轻微就是阿司匹林,让血变稀。过了十年以后,二 十年以后的那一天,血块到了心脏,就发心脏病,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所以,我常说脚热 的没有心脏病、没有中风。由于心脏的热是集中在中间的血管再向下走下去。冬天到东北 晚上放水洗澡,发现早上水管通通破了。当看到水管破裂的时候,就要想到是太冷的原因 造成的。要悟,悟性的悟。西医却只看到后面,发现血管破了,要做个大手术,把血管拿 出来,再放个塑料的血管放回去。可是如果病人有别的问题,例如肾脏有问题,病人不能 动刀时怎么办?可是西医不会去给中医看,宁可看病人死,这是我最痛恨的地方。我现在 已经把药简化到三味药就可以。血管会破裂,表示里面有寒。里面有寒,和表寒是不一样 的。我们在诊断的时候,病人有寒在里面,可以马上推测到病人以后会有这个问题。现在 很可惜的是,西药全是寒药,也就是吃西药会越吃越冷,西药没有分寒热。 我可以拿很热的药,喝下去全身变冷凉的,也可以拿很冰冷的药,让你喝了全身变热 的,这就是中药的药性。当遇到里寒的情形,用针把血管堵塞去掉,用灸把里寒去掉,关 元上通通可以做,关元是大穴。临床上面,因为心和小肠是表里,所以心脏病,急救在关元上面。临床上,心律不整、心脏快停了,关元针一下去,心脏“碰”的一声就跳起来了, 一摸脉,脉就起来了。这是我在治疗西医讲动脉血管堵塞的时候,先下的大穴,病人一来 就先下关元,关元非常好用。那心律不整,下关元穴。那平常没事灸灸关元,灸要小心, 不要太斜不然会烧到。最好是隔姜灸。过去妇人想怀孕生小孩,就用灸,下针也可以。男 人精子太稀也可以灸。只有在孕妇怀孕的时候不要动它。 诸位看书上七十三页,中极穴的地方,光是中极穴。它说:“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 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中间有很多症状,中医都是写症状,那小便频数、失精绝 子,月经痛、产后胎盘没有下来都可以用。还有中间有个很重要的转脬不得尿,是指膀胱 扭曲了以后,小便排不出来,都可以用中极穴,因为是膀胱的募穴。 关元穴在脐下三寸,是小肠的募穴,足三阴任脉会。我们有上纪,还有下纪,下纪是 关元,上纪等一下会介绍到是巨阙。下纪是第二个心脏,上纪是心募巨阙穴。那如果孕妇 下针,胎就出来了,这会变成落胎。那你不能打胎专用,但我们要告诉这个禁忌。 像脐下血水,妇女界最多,男人比较少。男人除非阴部被踢伤,绝大多数是妇女,她 的子宫在这个地方,子宫里面有血块、或腹部有血块,而月经不顺,一定会发现到肌肤甲 错。肌肤甲错的位置是在小腿这段,这段皮肤会像蛇皮一样,一开始还有东西掉下来:白 白的灰掉下来。一般多半是内有瘀血,而且瘀血一般多半是在少腹的地方。好的中医,只 要知道病的所在,就一定可以把病去掉,中医随时都可以看病,即使在树下也可以看病。 可从表证看到里面,从外面看到里面。 - k- o+ R6 x+ D2 M5.石门穴(三焦之募穴) 石门穴在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石门是三焦的募穴。先了解一下什么叫三焦?中 医三焦的观念,古体字“膲”,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这个油网就是三焦。所有的记载以 唐容川《中医汇通医书五种》将三焦定义写得最好,他是经方家,说三焦是油网,而石门 是三焦的募穴。 石门,《针灸大成》说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顾名思义叫石门,门像石头关住了, 从此不生小孩,这穴道还不是很强。在石门穴、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叫绝孕穴。所 以穴道要很熟,在关元上面灸,不断的生小孩。上半寸的地方是绝孕穴,绝孕穴就是扎针 或灸,就不会生小孩。结扎的方法绝孕穴灸,但务必穴道要找对。你没有把握灸到绝孕, 就灸上面一点,灸石门。一般妇人禁针禁灸,因为会让小孩子生不出。 小肠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膀胱的病可以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面治。 比如阴囊缩入小腹,睾丸跑到小腹里面,奔豚抢心,以后会讲一些症状,那真的像奔 豚,肚脐的周围,摸这边一直跳,跳很快,其实是动脉在跳动。这症状叫奔豚。有时在三 焦的募穴,石门上也可以摸到,肚脐下也可以摸到。 像(教材)第三行石门最下方:“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这些都是 对症状的形容。小肠有个外号叫红肠,大肠叫白肠,胃叫黄肠。如果小肠消化食物不是很 好,水就会排到大肠里。平常石门穴是禁针禁灸的。 6.气海穴 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书上说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 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7.阴交穴(三焦之募穴) 再下个穴道是阴交。书上写“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 之会”。那怎么有两个三焦之募?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通通 可以。不一定要限制哪个,募是开口的地方。那中间,有介绍到第二行最下方,像“阴汗湿痒”,阴汗是在阴部有很多汗,很多津液在那边就会痒,原因,可能里面有寄生虫,可 能湿热很多,都没关系,灸阴交穴就可以了。 8.神阙穴 神阙在《针灸大成》上很多的治症,不需要记住,读过就好。看着都很像,很不好记, 我主要是提出重要的观念。 神阙穴这个大穴很好找,神阙找不到不用学针灸了。神阙禁针,过去传说,针下去以 后不能大便了,一大便就坐在马桶上死掉。因为针很粗,肚脐又很脏,古代针那么粗,刺 下去伤口不容易收口怎么办,所以禁针很有道理,所以用灸,用隔盐灸。神阙用处很多, 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A+ ~3 u' o# Y8 K 9.水分穴 5 J; I U1 E4 b! X8 t& O 这是肋骨,所谓的心蔽骨,一手按肋骨,一手按在神阙,正中间的地方是中脘。神阙 上一寸是水分,那一寸不同于同身寸,叫上腹寸。 所以心蔽骨跟神阙中间是中脘穴,中脘穴下面是建里、下脘、水分。所以先取中间那 一点,中脘跟神阙中间这一点,然后再取这一点跟神阙中间这一点,这个点就叫水分。那 再来是下脘这个穴道,再来就是建里。 穴道为什么叫水分?因为是治水肿的穴道,这是中医的观念,饮水,喝水不管是热水、 冷水。喝水为什么不会从大便排出来?因为喝水到了胃以后,到了水分这地方,水会气化, 气化后进入全身,流出来是汗,小出来的是小便,这是水分开的地方,不会入肠。我们吃 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水,饭有水、果汁有水、水果有水,只有混杂在食物的水才有办 法进入小肠。这叫正常人。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中的水才有 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肠以后,因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去煮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 掉,等到食物进入大肠后,只剩残渣跟水。人体的构造非常精密,正常人不浪费一滴水, 都在循环。这个水在大肠走的时候,因小肠很热,所以水在大肠时又被气化掉。再回到肺。 肺跟大肠相表里,这个水上来以后,就是嘴巴的津液。 如果小肠温度不够,水和大便混在一堆。用针灸去解决,知道原因了,要把小肠温度 热回来,病才会好,所以要去管心脏。正常人,在水分这里分开水。当水不分了,水直接 进入小肠,造成肠鸣腹泻、水肿。水分就是一个很好的穴道,针和灸通通可以。书上写水 分是小肠的下口,要更正一下,水分应该是小肠的上口。那有水病的话,灸是最好,比针 还好,以前不针,因为针孔太大。 糖尿病的人,中医称“消渴”,中医有三种,上消:上消得主要症状,口渴,渴饮百 杯不能止渴,喝一杯水,就排一杯水;中消:就是肚子饿,吃一百碗还是饿,不断的吃; 下消,简单讲就是阳不举。西医分两种,胰岛素依赖型(第一型)跟第二型糖尿病,实际 上依赖型根本不存在,是西医制造出来的,像打疫苗一打,胰脏就失掉功能,第二种才有 存在。 水分,看七十五页第二行。这个穴“主水病,腹坚如鼓”,这个腹胀大,水分是一个 很好灸的地方。第三段第三行,“鬼击鼻出血”。鬼击的意思是没有原因的,好像突然被 鬼打,突然就流鼻血。那中医的观念,小孩十四岁以下,流鼻血这叫做正常,不要去治。 大人,超过十四岁以上,才要去治。小孩子十四岁以下,小孩子天生体能很强,发烧之前 一流鼻血,热就纾解掉了。所以会流鼻血的小孩不发高烧!那如果流鼻血又把它塞住,本 来没有高烧,反而高烧出来。若是十四岁以上的人流鼻血再去治。 8 {* ?/ \" s) _6 z7 b10.下脘穴! A' i+ h/ s# ~+ C' G8 { 下脘正好在神阙跟中脘的正中间。当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为太阴任脉之会,这个 下脘穴,常有人下脘穴痛,下脘在胃的下口的地方,这地方常常容易发炎。痛的观念是什 么?痛根本是来自压力,而不是来自发炎。我一直在跟诸位讲,中医是温度、速度、时间、 压力,是物理医学,就像爱因斯坦一样,站在外面看到里面。当有痛在那产生后,压力纾 解掉就好,炎症的环境改变掉就好,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处方不是杀细菌,而是改变环 境,针灸也是一样。知道穴道的话,可以协助我们做诊断。 11.建里穴 再来是建里,这些穴道其实穴性都差不多,都很少用。 # ^& S. h0 C, d: Q5 x3 u12.中脘(胃之募穴) 再来是重要的大穴中脘穴,中脘穴是胃的募穴,胃病治此。下针也可以,灸也可以。 针一寸差不多就到了,灸,效果非常好。《针灸大成》上面写,中脘穴在脐上四寸,不要 用同身寸去量,量了半天还是错。这是丈量法腹寸,心蔽骨与神阙的正中间。手太阳少阳 足阳明任脉之会,胃的募穴,《难经》说腑会中脘。我们身上有 8 个会穴,腑会中脘、脏 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 将来会有一个治病法则,叫会郄治疗法。每一条经都有一个郄穴。身上每个腑,这是 消化系统,包含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子宫、胞户。脏是肝心脾肺肾。中医的脾是 把西医的胰脏包含在里面,所有腑的病通通在中脘上治。中脘是大穴,用的非常多。比如 有些特殊的治症,像印堂痛,中脘一针下去,病就去掉了,胃有问题产生的头痛。怀孕中 间的妊娠恶心呕吐,吃坏东西的呕吐,通通可以在这治疗,针或灸。只要是肠胃方面的病 都可以治,因为腑会中脘。 " f( [" l% Q! d13. 上脘穴 心蔽骨和中脘两个正中间的地方,叫巨阙,巨阙跟中脘的中间,叫上脘。上脘穴是胃 的络穴。有一个很有名的灸法叫梅花灸,是以中脘为主,上下左右各一寸,成一梅花型, 五个点隔姜灸,统治一切胃病。只有病人吐血时不要灸,因为吐血时增加温度时,血会增 加。外面是吐血,里面可能是胃癌,所以出血的时候,不要去灸。所以上脘、下脘、建里 等于是辅助中脘的穴道。诸位有这个观念就好了。 ; ^! S' T, r( R) o$ u# i14. 巨阙穴(心之募穴)& U7 x0 S2 R7 q: V 巨阙是心之募,是心脏的募穴。一个巨阙、一个关元,在治疗心脏病的时候,胸痛的 很厉害。我的一个病人开了四个小时车来找我,动脉血管堵塞,西医手术前做检查,发现 一个肾脏完全没有功能,西医说不能开刀,放弃了。如果开完刀,最好的结果就是尿毒, 最坏就是死在手术台上。病人急了,找到我,巨阙、关元,一下针痛就没有了,就是那么 快。对任何心脏病都可以,针不要下太深,差不多一寸。这个是心的募穴。 , O1 W: E# @7 g8 \( R. N补泻手法& P- B+ Z$ |6 ~" @3 r( [6 f 心的募穴,“得气即泻”。所以诸位,在这介绍基本补泻的手法。最基本的补泻手法, 有“提豆许”,什么叫“提豆许”?这个针扎下去,扎到巨阙上面,我们要泻。一开始先 捻针,左转右转气到了以后,往前推一点点,推像绿豆那么大就是泻。什么叫补?往上拉 一点,就结束,这就是补。这是最基本的补泻手法。再讲一次,气到了,往前推一点就是 泻,气到了往上拉一点、提一点,“留豆许”就是补。往上提的时候,气会在针的下方。 你往下刺时,气会往下走。可以在巨阙下针后,病人酸了,往前推一点点。所以针一开始 不要下太深,不然往前一推,针就太深了,所以一开始针不要下太深。 看巨阙,七十六页前面下来第四行,它说如果是怀孕的妇人,气会往上冲,会让怀孕 的妇人昏倒,所以针下巨阙,为什么提这个,因为还有泻合谷,补三阴交。巨阙后面插进来的这段话非常重要。按《十四经发挥》“凡人心下有膈膜,前齐鸠尾, 后齐十一椎”。周围围的就是膈,这是我们的横膈膜。这里慢慢跟诸位介绍中医的生理学。 肺和心脏,中间有一个横膈膜。一般西医的观念,肺在吸气吐气,横膈膜升降,里面可以 收很多的氧气。没有这么简单!这横膈膜前面连到鸠尾,后面所谓十一椎就是第十椎下, 介绍督脉我会再讲一遍。心脏有问题时会有穿心痛,所谓穿心痛的主要症状叫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就是从前面痛到后面,再从后面痛到前面,就是痛在隔膜上面。为什会这样痛? 是因为痰饮造成的。痰在这边的时候,前后一晃动痰水会流动,就会感觉到“哇”那个穿 心痛。我们把痰水一去掉 痛就没有了。这里讲的就是巨阙后面的附注上的第一个功能。 第二个,十四经注就是有横膈膜在,肠子里面食物的沼气不会上升,把它们隔绝掉了。 实际上,等到介绍《黄帝内经》的时候还有更多的功能,它可以压挤肝脏,让肝脏的血到 大肠。所以说,肝脏比如在横膈膜的下方,一吸气的时候,横膈膜一下降,把肝脏的血一 压。肝脏下面有一条血管,就把肝脏的血经过这个血管就到大肠,大肠就有力量来蠕动。 就是金和木之间的关系,两个金中间夹个木。木太实的话,木要疏。树木长得枝叶太多了, 我们要疏、 要去砍,树木才会长得好。不然树叶包起来,树就死掉。所以树木一定要疏, 木要疏的方法就是用金在疏。你会不会拿个木头去砍木头?拿斧头去砍、刀子去砍,刀子 是金。在两个金之间,把肝一直压挤,肝脏就会有动能运动。肝脏里面的浊物统统会排掉, 排出到大肠。所以肝脏跟大肠是通的。西医常常会发现到很多人大肠癌开完刀以后,大肠 癌的癌细胞移转到肝癌,就是这边有一条血管。全身上下只有这一条血管没有瓣膜,所以 它允许血来回的流。这是《黄帝内经》的内容,我们以针灸为主。 所以说巨阙上面我们可以诊断到心脏的问题。 4 }1 v) @ R0 d) X& c15.鸠尾穴2 G1 X; R/ o# t* b. v* ? 再来我们看鸠尾,巨阙再上一寸是鸠尾,鸠尾还没有到心蔽骨。这鸠尾穴不可以重击, 是练功夫的大穴,一打会内出血,是一个危险的穴道。不可灸,可以针。《灵枢》曰:“膏 之源出于鸠尾”。我们身上很多黄油,身上很多的油网就是三焦,这个黄油就是膏,膏的 源头,来自鸠尾。平常我们不灸,都是下针。 16.中庭穴 17.膻中穴 接下来的穴道是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到天突,穴道怎么找?喉咙在这边, 先找天突,天突好找。这是天突,正好在喉咙那儿有个洞,针不是直接进去,直接进去会 扎到气管,不要扎到气管,中医称气管叫重楼,因为它一圈一圈的,有十二节,中医叫十 二重楼。不要直针,下一寸就到了,不然一刺就刺到肺,不可以。 先找天突,再找鸩尾。这两个穴道,正中间是膻中(本处有误,当为玉堂——校对 注)。诸位看书上膻中穴,气会膻中。现在诸位学到了,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膻中穴的 找法,书上说也可以在两乳头中,但不能只会这找法,不然女孩子怎么办,如果女病人是 ACup (A 杯)还没关系,如果是 DCup(D 杯)的两乳中间,跑到中脘穴,所以不能靠乳头去找。 找到膻中以后,要找中庭穴就很简单,膻中下一寸半,或一寸六,一摸中间有个凹洞,就 是中庭,中庭知道大概位置就好了,几乎用不到。 膻中穴就用的多了,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之会。气会膻中,气病治此,呼吸短促, 气喘在这里治,但禁针,要用灸的。过去,因为针太粗,但现在针很细,下针没有关系。 肺痈吐脓,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变少。现在看中医的书就知道,都在陈述症状。病人咳了 半天,乳汁变少,都在膻中治,因为气会膻中,气是阳,强他的心脏、强他的肺气,效果 都很好。所谓肺痈,有两种,一种是里面化脓,化脓的时候,咳出来的是很浓稠的脓。如 果咳出来白色泡沫,完全是白的泡沫,那是肺癌了。那气病,都可以在膻中上治。 18.玉堂穴) X0 i. A4 m& c: W9 L9 \3 n. G 更正,这两个中间,应该是玉堂。玉堂下一寸半才是膻中,膻中下来才是中庭,天突 和鸩尾穴中间是玉堂穴,玉堂下来一寸半才是膻中穴。那中庭和玉堂都是辅助膻中穴的, 没有膻中重要。 1 c! I9 A8 i y& j, @& p19.紫宫 20.华盖 21.璇玑 玉堂再往上去,和天突中间的穴道是华盖,华盖和玉堂中间是紫宫,华盖和天突穴的 中间是璇玑。所以取中点,平常玉堂、华盖、璇玑都只要知道穴道在这,很少用。但膻中 穴就要知道了,膻中会用到。 - |7 F, l! l# n |; E$ W3 H22.天突穴7 J: \/ O% c* g# h 天突这个穴道,我们有心脏三针。病人躺平后,下针巨阙、关元、天突,这三个穴道 下针,病人的心痛就会去掉。尤其是在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是心肌梗塞。巨阙、 关元、天突一个是心脏的募穴,一个是小肠的募穴,天突是气脉经过,这个气很强。这三 针下去,心痛就不痛了,一下针病就去了。心气泻出来的时候,平常很好玩,临床上可以 看到。病人躺在病床上,如果下针天突,巨阙,关元,这三个针下去后,这个气会到第十 椎下,第十椎下没有穴道,所谓第十椎下,就是第十一椎上,这个气会集中到这边。我们 再下到脊椎骨上面,把气导出来。这是我们常用的治疗心脏病的三个穴道,几乎无所不治。 上面是天突、中间是心募巨阙、下面是关元-小肠的募穴。小肠跟心脏是表里。 天突在喉咙旁边,甲状腺肿、喉咙肿痛等,都可用近取穴天突来治疗。看天突穴过来 第四行中间,“心与背相控而痛”,这是讲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这是心脏病。在美国临 床见的很多,早上病人觉得心脏很痛,跟医师讲说要发心脏病,可是在仪器上完全检查不 出来,晚上再发,同样的医师同样的器材,当场就死在医师的前面。这是美国太空总署的 工程师告诉我的,一见到我就要帮他检查有没有心脏病,因为他两个朋友三十几岁都死在 医师前面,还不是一个,是两个。 & ], h9 Y" E9 q: t. H. Q" U9 @23.廉泉穴5 b* Z( I- q* V# ?* q" [, f4 B5 b 再来是廉泉穴,廉泉穴怎么找?这病人的鼻子、嘴唇,病人躺在病床上,病人中风, 舌强不语,手握拳,用大拇指指尖顶到下巴处是穴,大拇指指尖去压它,指尖到处是穴。 这个穴道下针很特殊的角度,针下去的时候,要对着舌根,而不是直针下,也不会伤 到食道,这个穴要下一寸、一寸半就够了,治疗舌强不语用的。那这个穴道,大部分是用 针,没有用灸:也不好灸。廉泉是阴维任脉之会,治舌头的病,因为是近取穴。近取穴的 定义是,病发在这边,只要是附近的穴道,都有它一定的功能。 5 w' i% P. o$ n4 _# f24.承浆穴 再来是承浆。这是脸,这是嘴唇,这凹进去这有一个点,就是承浆穴。为什么叫承浆? 因为喝了豆浆、米浆,有了承浆就不会漏出来。反过来,中风的人,如果吃了饭,会流涎, 就要下承浆,舌头强硬不会讲话,就是廉泉。这是我们常用的穴道。下针的时候,要开口, 嘴巴张开来。 大多数我们用针、用灸都可以,没有影响。这个穴道大部分用在中风,面部中风。面 部中风时脸歪一边,歪左边或右边。当我们治疗完面部中风后,面孔回正以后,一般会下 承浆及人中。如果面部中风,针灸效果非常好,治疗完后承浆、人中用几次,就好像把它 固定住。如果没有扎那个穴道,原本是歪右边,结果治好后隔几天,就歪到左边去。有一 个熟的朋友,面部中风隔天就找我治疗,三天之后就回正,一个礼拜去上班了,同时期的 办公室也有一个老美中风,不肯找中医,去找西医治疗,结果四年了脸还是歪一边,还在 搞脸部美容。诸位放心,我教你们如何治中风。 这喉咙的地方,声音讲不出来都可以治。那太太话很多、很吵,不要治,甚至可以制造喉咙讲不出话。 牙齿痛,许多人牙齿痛,在承浆也可以治。老美正餐常吃一小块,甜点一大盘。他们 用的糖都是精炼糖,白糖。然后咖啡里面又放糖。糖经过提炼过会变的很小,吃到了身体 里面,就是酸,所以到后面牙齿会腐坏掉。如果吃了是蔗糖,蔗糖体积很大,细菌病毒没 有办法吃它,而且蔗糖是碱性的。如果半夜牙痛,拿蔗糖放进嘴巴进去,蔗糖是碱性的,放进去后,嘴巴是碱性的就不会痛,因为所有的病毒无法在碱性的环境下生存。所以牙痛, 放一般的糖进去,保证更痛,因为在喂病毒。但蔗糖就不会痛。过去很多老先生,饭后就 咬甘蔗,所以九十岁牙还好好的,因为有蔗糖,过去越原始,越自然的东西是越好的东西。 任脉到了承浆是后一个穴道。 4 I( `& [! `% Q3 H3 D" n![]() |
大道無爲Lv.7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1-16 23:34:00
| |